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,旨在人文科普,不传播封建迷信,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,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民国二十八年的初秋,安徽徽州的药材市场迎来了旺季。林正鸿的 “仁心堂” 药材铺里,晾晒着刚从山中采来的黄山毛峰茶、祁门红茶,还有当归、黄芪等名贵药材,空气中弥漫着草药与茶香交织的醇厚气息。林正鸿站在柜台后,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《本草纲目》,仔细核对药材的成色,脸上满是欣慰。这几年,他凭着诚信经营,把父亲留下的小药铺,做成了徽州城里有名的药材商行,不仅本地百姓信赖,连周边县城的药铺也常来进货。
可最近半年,林正鸿却总被一件事困扰 —— 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。母亲年近七十,自从父亲去世后,就一直郁郁寡欢,近来更是常常失眠多梦,夜里总说看到父亲的影子在床边徘徊,吓得不敢入睡。林正鸿请了不少郎中来看,开了很多汤药,母亲的病情却始终没有好转。
前几日,他去九华山进货,偶遇化城寺的住持慧明法师。慧明法师见他面带愁容,便问起缘由。林正鸿把母亲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,法师沉思片刻后说:“林施主,你母亲这是因思念过度,心神不宁所致。地藏王菩萨主司幽冥,你若在家中供奉一尊地藏王菩萨佛像,或许能让你母亲安心,病情也会有所好转。”
展开剩余87%林正鸿听后大喜,连忙在九华山请了一尊一尺高的地藏王菩萨佛像 —— 佛像通体由檀香木雕刻而成,地藏王菩萨身披袈裟,左手持宝珠,右手执锡杖,面容慈悲庄严,仿佛能洞察世间疾苦。他小心翼翼地将佛像运回徽州,又特意在母亲卧室隔壁的房间布置了佛堂,还请慧明法师择了吉日,准备举行供奉仪式。
供奉仪式那天,林正鸿请了寺院的僧人来诵经,还摆了香炉、烛台,邀请了亲朋好友前来观礼。仪式结束后,看着佛堂里庄严肃穆的地藏王菩萨佛像,林正鸿心里充满了期待,盼着菩萨能早日显灵,让母亲的身体好起来。
可他万万没想到,自从供奉了地藏王菩萨佛像后,家里的麻烦事反而接连不断。
先是母亲的病情突然加重,原本只是失眠多梦,现在竟开始胡言乱语,说看到 “黑衣人” 在佛堂门口徘徊;接着,“仁心堂” 的药材出了问题 —— 一批准备运往杭州的人参,竟被发现掺杂了劣质的桔梗,客户大怒,不仅取消了订单,还要求赔偿损失;更让林正鸿心烦的是,家里的伙计们也开始人心惶惶。
林正鸿又急又气,不明白为什么诚心供奉地藏王菩萨,家里却越来越乱。他以为是自己供奉的诚意不够,便每天早晚都去佛堂上香,还特意买了昂贵的香烛和贡品,可家里的怪事依旧没有停止。
这天,林正鸿带着母亲去九华山化城寺祈福,再次见到了慧明法师。他连忙上前,把家里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法师,恳求法师指点迷津。慧明法师听后,双手合十,缓缓说道:“林施主,你可知地藏王菩萨虽慈悲为怀,却也有诸多忌讳。家中供奉地藏王菩萨佛像,并非只要上香祈福就够了,有五件事万万做不得。林正鸿连忙躬身行礼:“求法师明示,弟子一定改正。”
慧明法师缓缓开口,语气郑重:“第一件不可做之事,是在佛堂附近杀生、食荤。地藏王菩萨以慈悲为怀,誓愿‘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;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’,最忌血腥之气。若是在佛堂附近杀鸡、宰鱼,或是食用荤腥食物,血腥之气会污染佛堂。”
林正鸿听后,心里咯噔一下。他想起母亲爱吃红烧肉,厨房就设在佛堂隔壁,每天厨师都会在厨房杀生做饭,荤腥的气味常常飘进佛堂。他当时觉得,厨房和佛堂隔着一道墙,应该没什么问题,现在想来,自己竟犯了这么大的忌讳。
“法师,我知道错了!” 林正鸿愧疚地说,“我这就把厨房搬到院子另一头,以后再也不在佛堂附近杀生、食荤了。”
慧明法师点了点头,继续说道:“第二件不可做之事,是对佛像不敬,随意摆放杂物。地藏王菩萨是幽冥教主,象征着庄严与肃穆,供奉佛像的佛堂应保持整洁,不可随意堆放杂物。”
林正鸿想起,前几天家里的丫鬟打扫房间时,觉得佛堂的香炉占地方,就把香炉挪到了墙角,还顺手把母亲的旧衣物堆在了佛堂的桌子上。他当时看到了,却没当回事,现在才明白,这是对菩萨的极大不敬。
“法师,我真是糊涂!” 林正鸿懊悔地说,“我这就回去,把佛堂里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,将佛像和香炉归位,以后一定叮嘱家人,不可再对佛像不敬。”
慧明法师叹了口气,继续说道:“第三件不可做之事,是在佛堂内谈论是非、抱怨诉苦。佛堂是清净之地,应保持安静肃穆,不可在佛堂内议论他人是非,或是一味抱怨生活的不顺。”
林正鸿想起,母亲常常坐在佛堂门口,向菩萨抱怨父亲走得早,留下她一个人受苦;伙计们也总在佛堂附近议论生意上的不顺,说客户挑剔、药材难采。这些抱怨的话语,想必都被菩萨 “听” 到了。
“法师,我以后一定严格约束家人和伙计,再也不在佛堂附近谈论是非、抱怨诉苦了。” 林正鸿郑重地说。
慧明法师继续说道:“第四件不可做之事,是在佛像前许愿后,不履行承诺。地藏王菩萨最重诚信,若是在佛像前许下承诺,比如‘若母亲康复,便捐钱修缮寺院’‘若生意好转,便帮助穷苦百姓’,却在愿望实现后不履行承诺,就是对菩萨的欺骗。”
林正鸿的脸瞬间红了。供奉佛像那天,他曾在佛像前许愿:“若母亲身体康复,我便捐五百两银子修缮化城寺。” 可后来母亲病情加重,他竟把这个承诺抛到了脑后,连一句解释都没有向菩萨说明。
“法师,我知道错了!” 林正鸿的声音有些颤抖,“我这就准备银子,明日便送到寺院,以后若是再许愿,一定信守承诺。”
最后,慧明法师语气沉重地说道:“第五件不可做之事,是只知祈福,却不践行‘孝亲’之道。地藏王菩萨曾为救度母亲,发下宏大誓愿,‘婆罗门女救母’的故事流传千古,可见‘孝亲’是地藏信仰的核心。若是只向菩萨祈求母亲安康,却不亲自照顾母亲,不体谅母亲的心意,即使供奉再丰盛,菩萨也是没用。”
林正鸿听后,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。这些年,他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,很少有时间陪伴母亲。母亲生病后,他虽然请了郎中、买了药材,却很少亲自照顾,连母亲夜里失眠,他都没有陪过一次。母亲常常说 “想和你说说话”,他却总以 “生意忙” 为由推脱,现在想来,自己真是个不孝之子。
“法师,我错得太离谱了!” 林正鸿哽咽着说,“我以后一定多抽时间陪伴母亲,亲自照顾她的饮食起居,践行孝亲之道,不辜负菩萨的教诲。”
慧明法师看着林正鸿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:“施主能明白自己的错误,并有改正的决心,实属难得。只要你能改正这五件错事,诚心供奉菩萨,践行慈悲与孝亲之道,家里的情况一定会好转。”林正鸿连忙向慧明法师磕头致谢,随后带着母亲返回徽州。
回到家后,林正鸿立刻行动起来。他先是把厨房搬到了院子另一头,远离佛堂,还叮嘱厨师,以后尽量清淡饮食;接着,他亲自清理佛堂,把母亲的旧衣物、丫鬟堆放的杂物全部搬走,用干净的丝绸擦拭地藏王菩萨佛像,将香炉、烛台归位,让佛堂恢复了庄严与整洁。
他还召集了家里的伙计和丫鬟,告诉他们供奉地藏王菩萨的忌讳,要求大家不可在佛堂附近谈论是非、抱怨诉苦,更不可对佛像不敬。随后,他亲自带着五百两银子,送到了九华山化城寺,履行了自己的承诺。
最重要的是,林正鸿开始用心照顾母亲。他每天早上亲自给母亲熬药、喂饭,下午陪母亲在院子里散步,晚上则坐在母亲床边,听母亲讲父亲生前的故事,陪母亲聊天到她入睡。母亲说想吃家乡的野菜,他就亲自上山去采;母亲说想拜佛,他就搀扶着母亲去佛堂,陪母亲一起上香祈福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林正鸿惊喜地发现,家里的情况渐渐好转了。母亲的睡眠越来越好,不再胡言乱语,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;“仁心堂” 的生意也有了起色 —— 之前取消订单的杭州客户,听说林正鸿诚信经营,又重新下了订单,还介绍了新的客户;伙计们也不再人心惶惶,安心工作,家里的氛围越来越祥和。
更让林正鸿高兴的是,三个月后,母亲的身体基本康复,不仅能自己做饭、洗衣,还能帮着照看家里的小孙子。
从那以后,林正鸿更加虔诚地供奉地藏王菩萨佛像。他每月都会去九华山化城寺上香,还会捐钱修缮寺院;遇到穷苦百姓买不起药材,他就免费赠送;逢年过节,他还会带着粮食和衣物,去乡下看望孤寡老人,践行地藏王菩萨的慈悲之道。
周围的人看到林正鸿的变化,都很羡慕,纷纷向他请教供奉地藏王菩萨的方法。林正鸿就把慧明法师告诉他的 “五件不可做之事” 分享给大家,还讲述了自己的经历。很多人听了,都深受启发,在家中请了地藏王菩萨佛像时,严格遵守禁忌,践行孝亲与慈悲之道,日子也都过得越来越顺利。
小编这里也想想告诉大家:这五件 “不可做之事”,本质是对菩萨的敬畏、对生命的尊重、对诚信的坚守、对亲情的珍视。供奉地藏王菩萨的核心,不在于香烛的昂贵、贡品的丰盛,而在于内心的虔诚与行动的善意 —— 唯有心怀慈悲、践行孝亲、信守承诺,才能让信仰真正滋养生活,带来家庭的祥和与顺遂。
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,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。(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)
发布于:河南省拉伯配资-在线配资开户-专业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