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面上售卖的螃蟹
市面上售卖的高品质梭子蟹
荆门晚报记者 胡于梅 文/图
“秋风起,蟹脚痒”,又到一年吃蟹时。8日,晚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超市与农贸市场发现,目前市场上的螃蟹以江苏“六月黄”为主,价格亲民,吸引众多消费者尝鲜。与此同时,随着东海、黄海等部分海域伏季休渔期结束,梭子蟹大量上市,价格明显下降。
“六月黄”尝鲜正当时
8日上午10时,城区象山市场水产区,多家水产品店铺将螃蟹摆在显眼位置售卖,不时有顾客上前询价。目前,市面上3~4两规格的公蟹约80元/公斤,2~2.5两规格的公蟹约60元/公斤,部分超市推出单只特惠,每只仅售11.9元。
展开剩余59%象山市场商贩彭先生介绍,眼下正是品尝公蟹的好时节,特别是3~4两的,个头大且肉质饱满,“吃起来特别过瘾”。他表示,目前市面主打的是江苏产“六月黄”,该品种以公蟹为佳,母蟹上市量还不多,想吃得等一等。
梭子蟹大量上市
梭子蟹是近期海鲜市场的“明星产品”。8日,记者在掇刀万达好邻居超市内看到,鲜活梭子蟹零售价为99.8元/公斤,较一月前的139.8元/公斤大幅下降。
城区一家海鲜店经营者介绍,今年梭子蟹批发价低于去年同期。按品质划分,高端精品蟹约140~180元/公斤,中端蟹100~130元/公斤,低端蟹约80-90元/公斤。目前市面上的梭子蟹主要来自江苏连云港。“8月南方部分海域开渔,9月山东也陆续开渔,现在正是货源最足的时候。”
据了解,国庆节后洪湖蟹批量上市,将占60%的零售份额。水产商贩们预测,今年天气适宜螃蟹生长,产量较好,价格不会太高。
相关链接
海鲜虽味美,并非人人适宜
眼下迎来海鲜消费旺季,海鲜富含优质蛋白、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,但食用不当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。食用海鲜需注意以下几点:
首先,务必控制摄入量。海鲜属高蛋白、高嘌呤类食物,过量食用容易加重肠胃及代谢负担,可能引发腹胀、腹痛或痛风。贝类、蟹黄、鱼籽等属超高嘌呤食物,高尿酸或痛风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。
其次,海鲜多属寒凉,体质虚寒、易腹泻或消化功能较弱者应少食,建议搭配姜、醋、紫苏等温性调料,既可中和寒性,也有助消化。
最后,避免生食。生腌、醉蟹等未熟制海鲜易携带副溶血性弧菌和寄生虫,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或寄生虫感染。烹饪应确保海鲜内部温度达70℃以上。若食用后出现轻微腹胀或腹泻,可暂停进食、少量饮用温水休息,必要时服用助消化药物;如症状严重,须立即就医。
发布于:湖北省拉伯配资-在线配资开户-专业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