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度与约束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,因为有了约束,才有了尺度的概念,在约束的范围内,尺度便有了自己滋生的土壤,因为有了约束,尺度才会有意义。在没有约束的条件下,尺度自然是不复存在的,约束的意义在于给尺度一个合理的发泄口。然而一旦这个框架没有了,拿电影来说,观众们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形态与意识,这里去评价好坏是无谓的,因为没有参考了。所以,在评价尺度的时候,我们或多或少是建立在约束的前提下的。
今天推荐日本的禁忌影片《蛇舌》,说是禁忌,不过是一种小众的思想,且这种小众的思想是完全去除了约束而存在的。当然,片中的社会体系下,这也约束不了。路易是一个游荡在东京街头的姑娘,某一天,她邂逅了阿玛,阿玛是一个看上去是坏人的男孩,然而阿玛真实年龄只有十八岁。夸张的造型使得阿玛走在街上几乎没有人敢看他,而路易跟阿玛走近了之后,才发现原本恶狠狠的阿玛实际上是一个羞涩的男孩,因为路易对阿玛的蛇舌感兴趣,于是,阿玛介绍路易认识了纹身师阿柴。
展开剩余78%阿柴是一个阴森森的人,但这一点正好吸引了路易,路易很快的被阿柴勾引了。两个人的关系不断的升温,阿玛就变成了无所谓存在的人。然而阿玛因为不知情,依旧是对路易非常好。但某一天,当阿玛告别了路易之后,就再也没有回来,路易意识到阿玛永远回不来的时候,开始疯了。
《蛇舌》表面上是一部怪异的电影,实际上却在讲述人格的多面性。几乎所有人都不只有一种人格,然而在社会环境的约束下,这种人格展现出来的是真还是假就没有人知道了。我们展现给社会的一面更多的是为了迎合社会的基本约束框架,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进行的事情。然而当这种约束不存在的时候,我们展现出来的是什么呢?
就像路易一样,她外表是一个小女生,实际上却是一个阴郁的妇人,她所愿意尝试的全都是禁忌之外的事情,即便是这种事情会毁掉自己,毁掉别人也在所不惜。路易本身强调的是一种状态,一种游离于这个普通社会形态之外的状态。因此,观众们看到的路易更多的时候,面对的是一个混沌的自己。
然而阿玛的出现给了路易一个发泄口,阿玛是一个跟路易相反的人,外表凌厉,内心当中相当的柔软,也正因为如此,路易找到了一个自己爹参照物,面对阿玛,路易才能真正的做回自己,而做回自己的代价却是失去阿玛。
相比较路易来说,阿柴是一个比路易更加复杂的结合体,一开始的时候,路易看上去是一个猎物,阿柴的猎物,然而真正高明的猎手总是以猎物的形式存在的,更高明的猎手或许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以猎物的形式存在了。在面对路易的时候,阿柴开始时全然俯视的,但后来却渐渐的变成了一种平视,最终阿柴成为了路易的陪衬,而这种陪衬的结果就是慢慢的变成另一个阿玛。
而路易本人自然永远是一个游离体,反复流转在阿玛和阿柴中间,不断地找寻自己,并不断地发现新的阿玛阿柴,在变化的世界里,始终不变的是路易,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路易变成了一个无视社会约束的人之后,所有的禁忌也就都不存在了。
对于这种黑暗人格电影,本片虽然对于观众来说有点猎奇,但这并不是核心,本片的核心在于猎奇之外的东西,当我们熟悉了社会规则之后,自然不会看到规则之内我们的基本样貌,因为大家都是彬彬有礼的,大家都是被约束的,所以展现出来的不过是一种为了适应社会而存在的人格。
然而这种基于社会的约束不存在了之后呢?我们所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呢?是真正的自己,还是一个仅仅因为脱离了约束之后的躯壳。没有人会意识到自己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的黑化的,因为自己早已经熟悉了一个躯壳来伪装,且将自己真正的人格做隐藏。一旦某一天,真正的人格出现,我们自然会被眼前的一切所推翻。
影片的最后,路易熟悉了这个去除了约束之后的世界,因此,她觉得阿玛的死也就不那么无法接受了,因为路易真正的理解了自己的另一面,然而阿柴还是要继续的伪装下去,因为阿柴在被路易所感染之后,他所面对的一半是融入到现实世界的自己,另一半却永远的留在了工作室里。所以,阿柴会变成另一个阿玛,而路易也会因为任何原因找到另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新的刺激的阿柴。由此往复,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,掌控者却永远是看似柔弱的路易。
……
你好,再见
发布于:陕西省拉伯配资-在线配资开户-专业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